
抗震加固技術丨磚混結構的抗震加固
- 作者:
- 訪問量:
- 發布時間:2023-08-03 09:56
【概要描述】? 磚混結構是在我國的既有建筑中存在數量較多的結構形式,很多城市中的民用建筑都是該類型,而非城市地區的磚混結構房屋數量更多。?
抗震加固技術丨磚混結構的抗震加固
【概要描述】? 磚混結構是在我國的既有建筑中存在數量較多的結構形式,很多城市中的民用建筑都是該類型,而非城市地區的磚混結構房屋數量更多。?
- 分類:行業資訊
- 作者:
- 來源:
- 發布時間:2023-08-03 09:56
- 訪問量:
磚混結構是在我國的既有建筑中存在數量較多的結構形式,很多城市中的民用建筑都是該類型,而非城市地區的磚混結構房屋數量更多。
汶川地震、玉樹地震中,大量磚混結構房屋倒塌,震害損失慘重。因此,對現存的大量不滿足抗震設防要求的磚混結構房屋進行加固改造,提高其抗震安全性,是當前工程建設領域的關鍵。
1、影響磚混結構抗震性能的因素
(一)主體結構的損傷。一般來說,建筑結構經過長年的使用,會存在一定裂縫問題,主體結構會出現較多損傷,極大程度上會影響磚混結構的承載能力和抗剪能力,無法有效發揮其抗震性能。
(二)地基存在不均勻沉降的情況。一旦建筑出現不均勻沉降的情況,勢必會對磚混結構的使用性能造成直接影響。此時工作人員會根據相關抗震鑒定,對地基基礎進行檢測,是否存在明顯損傷和裂縫問題。
2、磚混結構的抗震加固技術
(一)水泥砂漿和鋼筋網砂漿面層加固
水泥砂漿和鋼筋網砂漿面層加固是磚混結構較為常用的加固方法之一。該方法是通過在磚墻的一側或兩側涂抹一定厚度的水泥砂漿面層或鋼筋網水泥砂漿面層,來提高磚墻的抗震能力。
采用該方法加固后,墻體增加的重量較少,因此加固位置不必自下而上連續,可以根據抗震鑒定結果,僅對不滿足抗震承載力要求的樓層或墻段進行加固 ;同時,在底層進行加固時,水泥砂漿面層不需要另設基礎,但底層室外的面層地面以下部分宜適當加厚并深入地面以下500,以提高其耐久性。
(二)鋼筋混凝土板墻加固
鋼筋混凝土板墻加固是磚混結構另一種常用加固方法。該方法是在被加固磚墻的一側或兩側澆筑或噴射一定厚度的鋼筋混凝土墻,以提高原有墻體的抗震承載能力的加固方法。
鋼筋混凝土板墻加固厚度較大,自重也較大,因此加固時應自下而上連續布置,且需要有自己的基礎,板墻基礎埋深通常與原有墻體基礎相同。同樣,底層室外的板墻在地面以下部分宜適當加厚,以增加其耐久性。
(三)增設抗震墻加固
增設抗震墻加固適用于當房屋的綜合抗震能力不滿足鑒定要求,或抗震橫墻間距超過鑒定要求的情況。增設的抗震墻可以是砌體墻,也可以是鋼筋混凝土墻,原則上應優先選用與原結構材料相同的抗震墻。
增設砌體抗震墻時,砌筑砂漿的強度等級應比原墻體實際強度等級高一級。增設的砌體抗震墻厚度不應小于190mm,墻體中一般應設置現澆帶或鋼筋網片進行加強??拐饓谢A,其埋深宜與相鄰抗震墻相同,寬度不應小于計算寬度的1.15倍。
(四)外加圈梁 - 鋼筋混凝土柱加固
圈梁和構造柱對提高磚混結構房屋的抗震能力和防止倒塌有重要作用。因此,對于未按抗震鑒定要求設置圈梁和構造柱的磚混結構房屋,可以采用外加圈梁 - 鋼筋混凝土柱的方法進行加固。
外加柱一般應設置在房屋四角、樓梯間和不規則平面的對應轉角處,并應根據房屋的設防烈度和層數在內外墻交接處隔開間或每開間設置,應由底層開始沿房屋全高貫通設置。
外加柱應與圈梁或鋼拉桿連成閉合系統。外加柱一般通過設置拉結筋、銷鍵、壓漿錨桿或錨筋等與原墻體、礎實現可靠連接。
(五)鋼絞線網片 - 聚合物砂漿面層加固
鋼絞線網片 - 聚合物砂漿面層加固是一種以鋼絞線網片為增強材料,通過聚合物砂漿將其粘結在墻體表面的加固方法。
該加固方法可用于墻體的單側加固或雙側加固。與水泥砂漿面層加固法相似,由于所增加的重量有限,其面層不必自下而上連續布置,可以根據抗震鑒定結果,僅對不滿足抗震承載力的樓層或強段進行加固。同時,在底層進行加固時,面層不需要另設基礎,但底層室外面層地面以下部分宜適當加厚并深入地面以下 500mm,以增加其耐久性。
以上是磚混結構的抗震加固。那怎樣做好抗震加固呢?小編建議業主們找具備相應資質的加固公司,根據建筑物的實際抗震情況,選擇合適的抗震加固設計。建筑物抗震加固施工不應盲目進行,在建筑抗震加固前,應根據其設防烈度、抗震設防類別、后續使用年限和結構類型,按現行標準等相應規定進行抗震鑒定。